2024年,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印发实施我局《2024年法治工作计划》《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局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和各级领导干部学习清单。组织开展局长办公会会前学法暨政务和数据讲堂,专题讲授习近平法治思想。
(二)接诉即办改革持续深化。深入落实《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依法办理市民诉求,全年受理反映2419.5万件,解决率96.7%,满意率97.0%。完成“每月一题”372项任务、出台104项政策。优化提升12345企业服务热线,为企服务“总客服”作用发挥更加明显。深挖民生数据“富矿”,推动热线从“窗口”向“窗口+智库”升级。成功举办2024北京接诉即办改革论坛,依法治理是其中重要议题,发布《城市治理现代化北京宣言》,提出“践行法治精神,让城市更公正”等九条倡议。
(三)政务服务改革成效明显。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统筹全市行政许可实施规范编制,细化业务办理项,持续优化办事指南。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实审批服务协调“专事专议”制度。推出企业“三送”服务,为中小企业送政策服务、数字服务、热线服务。完善政务服务质效监测评价,健全政务服务月调度机制、问题工单处理机制。
(四)数据管理取得新突破。研究提出“一区三中心”数据发展定位和建设方案,获批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完善数据基础制度,制定加快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数据标准体系框架等制度。健全“规划管控、数据治理、平台支撑”三大工作体系,推进信息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编制智慧城市数字底座实施方案。加强“三京”“三个一网”应用建设。出台政务大模型建设和应用统筹管理基本要求。
(五)政策服务和政务公开不断优化。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依法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制发政策服务平台运行管理工作规范,着力汇聚现行有效政策,做好惠企政策兑现和政策精准推送等工作。
(六)京津冀政务服务协同发展统筹推进。京津冀“一网通办”专区上线417项事项,实现230项三地自贸试验区“同事同标”政务服务事项,推出两批共44项京津冀资质资格互认事项。上线“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接入90项服务。公布108项“北京+雄安”政务服务同城化事项清单、39项告知承诺制申请材料清单。
(七)法治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加强合法性审核、公平竞争审查。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334件)、行政诉讼案件(4件)。按规定执行行政复议决定和行政诉讼裁判。广泛开展普法宣传,利用政务服务大厅、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市民服务热线等渠道,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进“12·4”国家宪法日等主题普法活动。积极参加全市各类法治培训,组织全体干部、新入职干部开展法治培训,提升政府工作人员法治工作能力。按要求开展旁听庭审等。加强公职律师管理,打造专业化法治工作队伍。
(八)行政权力制约监督不断加强。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把办好提案建议与本职工作、立法监督、依法行政紧密结合,完成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服务保障市政协创新开展“每月一题”民主监督。自觉接受司法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审计监督。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决策部署还不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改革创新的能力有待提升,还需在法治化轨道上持续深入推动各项改革工作走深走实。二是法治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法治培训针对性时效性不足,法治工作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普法教育氛围还不够浓厚,依托政务服务各种渠道开展线上线下法治宣传效果还不够明显。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坚持把法治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定期召开局党组会、局长办公会、局长专题会听取上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部署年度法治工作计划,研究公职律师管理、合法性审核、公平竞争审查、复议诉讼案件办理等法治工作。二是坚持依法决策。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依法开展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公平竞争审查。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发挥法治机构和法律顾问、公职律师作用,广泛听取相关部门、行业专家、代表委员和社会公众意见建议。统筹推进制度立、改、废,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流程。三是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充分发挥“关键少数”引领带动作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邀请专家作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授课。将与履职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纳入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组织开展法治专题培训。
四、2025年工作安排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局党组、各支部政治理论学习和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
(二)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开展《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实施情况调研。落实深化接诉即办改革意见。持续健全“接、派、办、评”全流程工作机制。坚持“每月一题”治理重点诉求问题,推动13个问题专项治理。
(三)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编制新版行政许可事项清单,修订政务服务事项动态管理办法,健全政务服务标准体系。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等集成服务改革,健全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优化“专事专议”制度和“三送”服务。优化政务服务质效监测评价,健全政务服务月调度机制。
(四)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开展数据要素综合立法研究。启动编制“十五五”北京智慧城市发展规划。全面推进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制定实施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施意见。健全数据基础制度体系,重点围绕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数据登记管理、高质量数据集建设等完善数据基础制度,依托北京市数标委强化标准工作统筹。
(五)加强依法行政工作保障。制定2025年法治工作计划。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制度,开展法律、党内法规等专题培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坚持依法依规决策,加强对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定局内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制度。依法开展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广泛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等主题普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