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通知公告

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2023年度绩效工作总结

  2023年,市政务服务局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围绕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坚持“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推进接诉即办、政务服务、数字政务、政务公开、为中央单位服务等重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全面高效履职情况

  (一)深入开展主题教育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聚焦“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坚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重点任务。静下心来抓学习。领导班子率先垂范,举办为期一周的读书班,坚持每月半天集中读书、党组“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逐段逐句学习必读和选读书目。细化每月学习内容和研讨主题,采取“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党课、青年干部研讨、退休干部座谈等多种形式,推进学习全覆盖。扑下身子抓调研。制定主题教育调研方案,明确调研任务、调研方式、时间安排,班子成员分别领题,深入街乡镇、社区村、园区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较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各党支部结合处室职责,沉到基层调查研究,在一线解决问题。组建以青年干部为主的改革研究专班,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从严从实抓整改。按照主题教育要求聚焦政务服务主责主业,深入查摆突出问题,坚持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逐一整改销号。

  (二)深化接诉即办

  深入贯彻《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做好《条例》执法检查问题整改,不断提升接诉即办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加强韧性城市建设,全力服务支撑“23·7”强降雨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做好暴雪寒潮天气应对,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全员在岗在责,12345接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进一步健全“接、派、办、评”全链条工作流程,尽心尽力办好群众和企业的每一个诉求。深化主动治理、未诉先办,完善“每月一题”机制,围绕医保支付及报销、直播带货虚假宣传、消防疏散通道不畅等18个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印发第4批专项清单,明确2023年“每月一题”10类问题27个治理场景下的市、区和街乡镇任务分工共203项职责。服务保障市政协创新开展“每月一题”民主监督,加强公检法司协同联动。推进接诉即办数字化建设,深化民生大数据挖掘分析。加强接诉即办文化建设,开展以“六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开放日”活动。针对企业“热线不热”问题,制定工作提升方案,提出13条具体措施。2023年全年,12345热线共受理市民反映2143.8万件。

  (三)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以落实营商环境6.0版任务为主线,高质量完成政务服务改革任务。全面实施“一业一证”改革,建立统一的业务规范,完成申办系统等建设,餐饮店、电影院、书店等40个行业已全部上线。加快推进“一件事”集成办事场景建设,新增举办大型营业性演出、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举办大型展览展销活动等23个场景,群众企业办事更加便利。编制2023年版北京市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规范,深化告知承诺制改革,清理规范中介服务事项。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打造100个街道(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和1000个社区(村)政务服务站点规范化建设示范样板。每季度发布公众参与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报告,对全市及各区政务服务综合效能开展全方位评价。做好企业上市、破产信息查询服务,北京市贷款服务中心审批通过贷款申请2.52万笔,涉及金额约1148.39亿元。

  (四)推动京津冀政务服务协同发展

  深化京津冀政务服务协同,推出203项京津冀自贸区“同事同标”事项,90余项“京津冀+雄安”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移动办”,推出京津冀第一批165项资质资格互认清单。京津冀“一网通办”专区线上新增192项四地通办事项。出台“北京+雄安”政务服务同城化实施方案,推动北京的服务事项在雄安可以办,雄安的服务事项在北京可以办。推动“京津冀+雄安”政务热线协同发展。

  (五)加强数字政务建设

  积极利用科技赋能,提升政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基本实现“全程网办”。在“京通”微信等程序上线804项市级服务,上线“企业服务专区”,集成面向企业的111项政策服务和办事入口。259类电子证照在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申请、教师资格认定等1912个事项或场景中共享利用。上线17个区级企业用户空间,为企业提供“一区一特色”精准惠企服务。运用区块链技术推进数据共享、电子证照和电子印章应用。积极探索大模型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纳入全市大模型应用创新标杆试点工程,在市场主体注册登记、不动产登记、车辆管理、公积金业务等场景取得阶段性成效。

  (六)推进政务服务国际化

  聚焦建设国际交往的开放平台、外国人外资企业的服务平台,持续提高首都国际化网上服务能力。针对外国人数字身份难以核验、无法网上办事的难题,探索外国人数字身份核验服务。围绕外资企业和外国人在京投资经营和工作生活中的难点堵点,持续推进第一批涉外场景化集成服务。在8语种北京国际版门户网站基础上新增葡萄牙语版本,发布英文版BeijingService微信公众号。

  (七)做好政策服务和政务公开

  着重强化公开、发布、解读系统性管理,坚持企业群众需求视角,全面加强政策公开服务,创新探索政策加工、集成、推送工作机制,连续推出政策导航查询、意见征集、兑现落地等专题,推动政务公开工作高质量发展。聚焦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企业员工新参保登记等热点政策,开展“政策公开讲”。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完善依申请信息公开工作制度,推进市、区、街乡镇依申请信息公开规范化建设。

  (八)做好为中央单位服务

  以“五子”为重点,以“双台账”为抓手,建立服务市领导走访部委工作机制,积极争取中央单位和驻京部队支持。完善央地三级联系人工作机制,推动解决项目建设、环境改善、重大活动服务保障等一批重点难点问题。央地联动做好央产小区接诉即办,解决率和满意率总体稳定在85%以上。

  二、全面提升效能情况

  (一)全面依法行政

  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实施细则(暂行)》,编制公开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年度目录,进一步规范政策文件制定程序。安排办公会会前学法,组织领导干部专题法治讲座和全系统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专题班。完成2023年承担的建议和提案办理工作,并按照要求在局网站上公开了答复意见,同时对办理工作进行了总结。全年开展办公会会前学法四次,举办法治讲座两次,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核。按照规定履行行政复议职责。

  (二)切实提高财政效益

  强化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做好成本控制、预算执行等工作。作为2023年我局成本预算绩效分析的重要工作,完成“政务服务信息系统运维服务项目”的成本绩效分析工作,形成分析报告并报送市财政局。深入开展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组织实施预算项目绩效自评及部门整体绩效评价工作,部门整体绩效评价得分92.96分,项目绩效评价平均分94.87分,在财政绩效管理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做好2023年半年项目支出绩效监控工作,已完成对89个项目的绩效监控,确保项目运行符合预算和绩效目标。持续开展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科学合理设定2024年项目绩效目标,确保预算的合理分配和有效执行。严格落实预算执行,遵守预算规定。严格控制预算调整,保证部门预决算差异率低于市级平均差异率。

  三、全面加强监督情况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监督,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协同联动,统筹推进政务、财务、审计和统计监督工作。及时完成市政府督查事项落实和办理,严格落实节假日或重大会议、活动期间和重要时间节点以及重特大突发事件应对期间三级24小时在岗带班值班制度,对本单位主责领域内已达到或综合研判可能达到较大及以上突发事件标准的,或符合重要情况信息报送标准的突发事件信息做到及时报送,保证舆情反映问题及时解决。严格履行决策程序,重大事项按要求及时提请市政府会议审议和决策。按时限要求报送会议材料,严格遵守会议纪律,组织督促各处室完成上年度存在问题整改。

  加强对各处室、中心开展政府采购培训,指导采购处室、中心在政府采购过程中落实采购政策。严格按照财政财务制度使用和管理财政资金,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并通过绩效评价、内部审计、内部控制等工作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监督。严格按照市财政局要求编制2023年度政府购买服务预算,制定单位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或负面清单并严格执行。

  遵守和执行财经法纪,严格遵守“三公经费”使用规定,按实际申报财政资金,严格遵守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及成本管控规定,提升项目实施效益,按要求完成审计问题整改。履行统计法定职责,全面推进统计工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规范进行统计数据,提高统计工作质量。

  四、全面优化服务情况

  深入推进重点企业“服务包”工作,并全面开展接诉即办与政务服务评价。针对市场主体需求,不断优化政务服务体系,完善政务服务流程,提升服务的便捷性与高效性;深化政务公开,确保信息的透明度与对称性;加强数字政务建设,提高网上办事的能力和水平。积极与市发展改革委进行深入沟通,共同研判最新政策走向,优化工作流程。持续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努力打造暖心高效的政务服务,为市场主体提供泛在可及、公平普惠的政务服务。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打造高质量政务服务环境。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