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媒体报道

第二届“北京榜样·政务服务之星”揭晓——20人荣获“政务服务之星”称号

第二届“北京榜样·政务服务之星”名单正式揭晓,20人获得这一荣誉称号。20位榜样人物覆盖全市各级政务服务机构、窗口服务、热线服务等10个政务服务领域,分为“窗口之星”“奉献之星”“热线之星”三个类别。

2020年,全市政务服务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工作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接诉即办”等各项工作取得新发展,用政务服务的“小小窗口”为企业群众提供了暖、快、优的“满满服务”,涌现出一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政务服务先进典型。

据了解,此次是市政务服务局联合首都精神文明办在全市范围开展的第二届“北京榜样·政务服务之星”主题活动,旨在全市政务服务系统大力弘扬“改革创新、实干争先”的政务服务品格,争做“贴心服务”的践行者、优良行风的维护者、最好政务服务的创造者,为推动北京政务服务实现国内领先、跻身国际一流行列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活动中,各单位共征集、推荐符合条件的相关人员506名,按照从严把关、优中选优的原则,最终决定授予段建男等20人第二届“北京榜样·政务服务之星”荣誉称号,授予何红丽等30人第二届“北京榜样·政务服务之星”提名奖。此外,为在各级政务服务窗口大力弘扬“贴心服务”理念,本次活动还首次设立了“贴心服务标兵”荣誉称号,150人获此荣誉。

7.jpg

窗口之星 服务热情 收获赞誉

张晓帆,市商务局行政事务服务中心三级主任科员。四年多来,她热情周到、严谨细致地为全市数以万计的企业提供咨询、事项办理、行政审批等服务,仅《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事项年均办理量就高达2500余件。作为业务骨干,她练就了处理“疑难急”问题的过硬本领,多次为企业在关键时刻避免损失。

鞠凌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处一级主任科员。从事企业登记注册工作17年,共受理、核准1.8万余件企业登记业务。针对市局登记央企数量多的特点,她深入109户央企“一对一服务”,逐家了解情况,根据企业诉求解决问题。带领全组完成了落实“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实施市场主体告知承诺制、全面提升审批效能等多项改革任务。曾荣获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等奖励。

杨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外国人签证大队民警。她立足外国人签证证件受理岗位,坚持文明规范执法,周到热情服务,妥善应对各类疑难问题,总结提炼前台工作“减少投诉四步法”、提出化解矛盾“五不工作法”,累计受理签发签证证件6000余件,实现零差错,多次获赠锦旗、感谢信。曾主动深入在京涉外企业围绕法律宣讲、政策解读、签证办理开展法律宣传10余场,受到企业和外国人的高度评价。

刘大勇,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中关村管理部业务组长。作为一名军转干部,他把敬业奉献、善作善成的军人作风融入到服务中。他不满足“尽义务”,更多要“尽可能”,用自己的麻烦换来企业群众的方便,形成了“问事儿有反馈、做事儿有回音”的公积金服务品牌。今年以来,他成功疏导、解决现场复杂问题、处理疑难客服工单300余件,得到群众的普遍赞誉。

万丽琴,东城区东花市街道政务服务中心主任。18年来一直奉献在政务服务最前沿,她倡导的“扶一人就业就是助一个家庭”理念成就了一个又一个家庭的幸福;她参与住房保障科筹建,在全市率先开窗受理业务;她开创的群众诉求主任接待法直面痛点难点堵点,赢得了群众的口碑;疫情突袭,她开创“不见面,能服务”的政务服务新模式,一天十几小时深入社区摸排情况,让她华发新添。

赵静轩,西城区陶然亭街道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主管。在窗口工作15年,她零差错、零失误、零投诉,多年考评优秀、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她把居民当亲人,急居民所急、帮居民所需,设便捷窗口,提供延时服务,做好帮办代办;走访送服务上门50余次,居民满意度达到98%,综合测评满意度全区第一。

高海霞,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四级主任科员。投身一线窗口工作五年来,她因业务精湛、服务热情、爱岗敬业频频被区政务中心推选为“流动党员岗”,精心设计“海霞服务小便条”为群众提供清晰指引,充分利用休息时间为企业开展“不见面”审批,帮助企业疫情期间尽快拿证。她把好许可工作最后一道关口,累计打印、发放许可证70000余份,保持零失误。她的优质服务,多次获得企业和群众的来电、来信、锦旗表扬和感谢。

陈镭,海淀区政务服务管理局科技信息化科科长。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用信息技术促进政务服务改革,搭建海淀区“一网通办”平台,推动区块链试点和全面深化应用工作,落地500多个区块链场景,其中116个场景平均减少办事人提交材料40%以上,68个事项实现全流程“不见面审批”,让企业群众切实感受到“减材料、减环节、减跑动、减时限”。曾荣获中国信息协会颁发的2020年政府信息化管理创新奖。

郑伟,丰台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副所长。他立足办税服务窗口12年,积极拓展“非接触式办税”,大力推广电子税务局,所在辖区使用率达99%。服务区内18万余户企业,倾力解决办税疑难杂症,平均每天接受纳税人咨询50余次,服务总时长超2万小时,服务总量超16万人次。被纳税人称为业务“大百科”、政策“活字典”、“税厅老朋友”。

时士英,延庆区香水园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主任。从事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17年来,她创造性地开展“送政策、送指导、送技能、送岗位、送服务”就业工作,促进8000余名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她所带领的团队先后获得“全国人力社保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和先进集体”,个人荣获2019年度“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荣誉称号。

康宁,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保险保障中心稽核窗口三级主任科员。他坚守工作岗位16年,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保持谦虚、谨慎、律己的工作态度,始终立足群众利益,以服务为宗旨,热心服务来访群众6000余人次,办结相关案件400余件,实地走访企业100余家。作为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志愿者,即使在捐献完的虚弱期,他也心系窗口,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责任与担当。

奉献之星 无私奉献 为民解忧

王宏宇,石景山区八角街道市民服务中心原主任。19年中,她与低保、退休人员打交道,充分了解群众疾苦,一门心思想着如何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周到、更有效的帮助。工作中推行“三心”服务,创新建立ISO9001管理体系,带领八角街道多次受到市、区两级政府的表彰奖励。

宋卫红,通州区北苑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原主任。18年来,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用真心、真爱、真情服务辖区百姓,主持开发了北苑街道政务服务办公系统,率先开通“扫码办”“电话办”“预约办”等便民业务,充分展示了基层工作人员的风采。曾荣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

段建男,大兴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在他的带领下,2017年大兴区工商税务分中心落成,开创全市首家工商税务一厅办理的先例;2020年大兴区新的不动产和公共资源分中心应运而生,可以满足“登记、办证、问询”“一站式、多功能、分区域”等服务需求,大大提升了大兴区不动产登记、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质量。

焦文芳,延庆区刘斌堡乡政务服务中心原主任。从业14年,帮助1000多个家庭实现增收致富,解决了1000多名农民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建设村级政务服务站,建立退役军人服务联系卡,成立首都老兵志愿服务队。创设政务知识微宣讲、便民服务信息联动机制,曾荣获延庆区“最美社保人”荣誉称号,被百姓亲切地称呼为“知心姐妹”。

热线之星 凝心聚力 解决问题

刘缓,市市民热线服务中心现场受理班长。工作6年中,她视市民和班员为家人,工作中零投诉、零差错,她共接听66000余通市民来电,通过受理、传达、交办等方面服务市民。在她心中,百姓问题无小事,无论是坐席还是班长,都要以身作则,每一通电话都要认真对待,用同理心去协调解决问题。

刘洋,怀柔区杨宋镇市民诉求处置中心负责人。她秉承“温暖办案”的原则,真心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干,通过既对症措施解决难题,又真情交往化解人心,赢得了当地百姓的认可。结合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项,她主张对诉求案件分类处理:坚持合理诉求上门办、不合理诉求上门劝、咨询建议上门谈,一大批“老大难”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张景怡,大兴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市民热线管理科科长。她立足热线岗位6年,积极推行“接诉即办”工作,累计推动50余万件市民诉求办理,带领团队连续三年荣获全国“人民网网民留言办理民心汇聚单位”称号。聚焦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她秉承“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工作准则,逐个走访全区40余家机关单位,组织培训近百场,为部门和属地解决群众诉求出主意、想对策。

李霁,市公安局法制总队信访支队中队长、市民服务热线公安局分中心负责人。从事公安一线工作15年,他始终秉持服务群众、无私奉献,先后多次获得北京市公安局个人三等功及嘉奖。他带领公安局分中心不断完善制度、创新方法,全年办理12345热线派单19.5万余件,亲自盯办派单5000余件。凝心聚力、服务群众,被群众誉为“知心人”“暖心人”。

郎萍,市邮政公司客服中心班长。从事邮政服务工作21年,她认真履行职责,研究处理办法和措施,不断推陈出新,时刻以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宗旨。面对繁重的客服工作,她克服一切困难,一岗多职,在完成集团公司的各项指标任务的同时较好地完成了“接诉即办”工作。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