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0958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范文仲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本市数字政务平台三级延伸联动的提案”收悉,我们会同市市场监管局、市司法局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已开展工作情况

  (一)注重市区统筹规划,制定数字政务行动计划

  2021年我市印发并实施了《北京市数字政务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2年)》。为全面谋划2024-2026年数字政务建设,继续高质量、全方位推进数字政务改革,按照国务院数字政府建设指导意见和我市“十四五”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等文件要求,我局会同市市场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等数字政务工作专班成员单位,起草了《北京市数字政务提质增效行动计划(2024-2026年)》,将作为我市至“十四五”时期末的数字政务改革纲领性文件,进一步加强全市各领域各层级统筹协调,有序推进各项工作落地,形成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一体化”推进格局。

  (二)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升数字政务平台市区协同能力

  一是搭建我市网上政务服务体系,打造了覆盖四级的网上政务服务总门户——北京市政务服务网,1000余项市级服务应用和17个区级旗舰店接入微信、支付宝、百度“京通”小程序,便利企业群众高效办事,截至2024年5月底,除涉密等特殊事项外已全部实现全程网办,实名注册个人用户总数突破7234万、法人用户313万。

  二是推进我市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建设,立足于支撑事中监管环节全市49个部门各类行政检查全流程工作需求,初步开发建成了综合监管信息系统,于4月在全市各级市场监管系统内全面试运行,已启动16个区和49个部门推广使用工作,并将49个部门5576项检查项的10819个检查要点导入系统,支撑“双随机、一公开”检查、重点专项检查、非现场检查、线索核查、巡查及证后核查等各类检查。

  三是完成行政执法信息服务平台(三期)建设,平台横向覆盖46个执法系统,纵向贯通市、区、街乡三级,配套开发了移动端执法APP,为没有执法系统的部门提供执法数字化支撑;与多个重要的综合性平台建立了数据共享交换机制,累计汇聚超25亿条执法数据、各级行政执法主体信息1000余个、执法人员信息8万余条、执法岗位5000余个、检查单模板5000余个、法律法规近4000部、法律条款依据5万余条、处罚权力事项10000余项,建立可视化分析模型200余个,并运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对行政执法要素进行了解析,对执法力量投入、法律法规实施、行政权力运行等实施了监测,为领导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数字化支撑。

  (三)强化平台共性功能支撑,推动数据共享与系统联通

  一是提升“全程电子化”支撑能力。持续推进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等共性支撑在各办事环节应用,全市各级部门累计生成并实时汇聚5159枚电子印章数据、1.44亿条电子证照数据,并在政务服务事项受理、补正、审批、出证等环节累计使用电子印章1.01亿次,应用身份证、户口簿、营业执照等电子证照4930余万次。

  二是推动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依托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及普惠金融等数据专区,将国家平台提供的全国人口身份核验、企业营业执照信息等181项数据用于人才引进业务、教师资格认定、办理机动车登记业务等805个场景中,累计调用超66亿次;向46个市级部门提供国家数据共享服务,助力少填少报;累计汇聚全市2.04亿条办件数据,并按照受理部门的行政区划,向各区全量、实时回流办件数据。

  三是推动政务数据直达基层。打通政务数据共享存在的堵点卡点,更好发挥数据在支撑“高效办成一件事”、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服务企业和群众等方面的作用,推动政务数据安全有序直达基层,我市正在进行市大数据平台与国家政务共享平台的对接,实现数据目录注册、数据资源管理、数据供需对接、数据资源申请、数据异议处理、数据创新应用推广等功能。

  (四)注重运营优化,创新运营机制提升用户体验

  一是扎实推进业务运营。我局整合各类运营资源,建立“技术+运营”双轮驱动的运营服务模式,推进1082个单一事项精细化梳理和62个跨部门“一件事”业务梳理,实现表单整合、办件材料精简、业务流程优化。

  二是优化服务体验。每月人工导办接待2.5万人次左右,咨询满意度为98.0%,解答咨询问题涉及59个业务部门;政务知识库已归集1.18万条知识,支撑政务服务事项总办件量达到128.50万件。

  三是加强宣传推广。结合“五一”假期、母亲节、七夕节、开学季、中高考、惠企补贴申领等重要时间节点,先后在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新京报、北京青年报等媒体宣传推广进京证办理、出生医学证明申领、电子结婚证领取、文体旅游、成绩及录取查询、补贴申领等服务,共发布宣传推广稿件41篇、宣传图58张,累计阅读量超过百万,提升了数字服务的知晓度、使用率和影响力。

  二、下一步工作

  我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以提升群众企业服务体验为根本目的,进一步加强市级平台向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各级延伸联动,完善互联互通和协同机制,高质量、全方位推进我市数字政务工作。

  (一)加强全市数字政务平台顶层设计

  出台《北京市数字政务提质增效行动计划(2024-2026年))》,统筹推进我市数字服务、数字监管、数字热线等工作任务,加强数字政务平台互联互通和场景融合。完成市数字服务平台升级改造,持续整合市区各级PC端、移动端服务入口,推行“一口申报、智能分派、自动流转、一次办结”的数字服务模式,逐步消除“二次录入”,为用户带来更加流畅、高效的办事流程。完成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推动全市各级监管部门扫码检查、照单检查,开展“风险+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强化与市级共性平台和部门专业监管系统对接,有效汇聚全市行政检查数据,进一步提升我市行政检查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二)加强数据归集和共享利用

  强化数据供需对接,以应用需求为导向,持续按需推动数据汇聚共享;协调国家层面丰富数据共享方式,推动垂管系统数据对接回流;加强对国家垂管系统、其他省市以及我市数据的分类分级管理、清洗等数据治理工作,提升政务数据资源质量;建设数据直达系统及专区,基于政务服务事项和场景梳理编制政务数据资源目录,统一管理并建立动态更新机制。

  (三)加强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出台我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运行管理办法、“京通”体系标准规范,加强和规范我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特别是“京通”各端运行管理,确保平台规范、高效、安全、平稳运行;制定一体化平台政务服务网络安全管理办法,明确平台网络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强化网络安全管理,完善综合防护体系,做好事件应急处置,不断提高网络安全保障能力。

  (四)强化市级基础平台共性能力支撑

  夯实数字政务平台底座,完善预约、物流和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通用业务与技术支撑,为各级政务服务业务应用提供支撑;推进电子印章应用,完善多种企业电子印章兼容签章功能模块设计,优化用户使用流程,推进政务服务、政府采购等领域的企业电子印章应用试点;持续扩大电子证照应用,针对市住建委、市交通委、市司法局等部门在涉企服务、便民惠民、社会化应用等方面提出的34个电子证照应用场景需求,推进场景落地,推动“京通”移动端实现电子证照“亮证”达200类以上,便利企业群众办事。

  (五)加强数字化运营管理

  一是持续优化服务供给,整合我市“京策”平台、政务服务和企业服务热线资源,面向企业一体提供政策服务、数字服务和热线服务,即“三服”,助力企业精准获取政策、便捷享受服务、高效解决诉求。二是加强数字化运营管理,将事项办理相关问题、知识等工单纳入数字化运营管理系统,建立收集、转派、处置、反馈、督办、评价的工单运转流程,持续开展堵点问题发现与处置、优化建议分析与实施等工作。三是加强质效监测评价,以推动解决企业群众办事堵点为目标,建立政务服务质效监测指标体系,形成以监测推执行、以反馈促改进的效能提升工作闭环。四是持续开展服务宣传推广,拓展国家、市、区三级宣传矩阵,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推广,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感谢您对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工作的关心、支持!欢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2024年6月27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