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接诉即办改革论坛成功举办、成果丰硕
1月15日(星期三)下午,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组织召开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主题为“深化改革促发展”,介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繁荣发展首都文化、优化营商环境、“两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数字经济和产业发展、接诉即办改革等方面重点内容。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政务和数据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
北京市政务和数据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孙舫:
2019年以来,北京市以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为平台,深入推进接诉即办改革,构建起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凝聚服务群众的有效机制,坚持和发展了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形成了以市民诉求驱动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新路。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格局深刻重构。构建了党组织统一领导,市、区、街乡镇、社区村四级联动,各级主体协同参与,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凝聚了基层治理合力。二是高效解决急难愁盼问题。6年来,受理市民企业反映1.5亿件,诉求解决率、满意率分别提升到96.7%、97%,一批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到解决。三是城市治理难题实现改革破题。既解决了一批老百姓的民生关键小事,也攻克了一些城市治理中的难点大事。2021年建立“每月一题”机制以来,共有60余个问题纳入治理范围,完成1800余项任务,出台400余项政策措施。四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优势充分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内嵌于城市治理过程,广大市民成为城市治理的发起者、参与者、获得者和监督者。
去年12月,我们成功举办了2024北京接诉即办改革论坛,论坛参会踊跃、活动精彩、成果丰硕。3100余名嘉宾参加论坛,其中包括来自40个国家的170余名国际嘉宾。共有38个国家和16种语言对论坛进行了报道。论坛发布了全球城市热线服务与治理效能测评报告、城市治理现代化北京宣言等成果。同时,举办了走进12345等系列配套活动,包括接诉即办纪录电影《您的声音》首映式,电影用国际化的叙事方式,通过真实案例、真实人物,生动讲述了接诉即办改革的7个故事,受到国内外嘉宾广泛好评。2月18日,纪录电影将面向社会公映,欢迎大家走进院线观看。
接诉即办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将持续深化接诉即办改革,强化12345市民热线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健全接诉即办全流程工作机制,发挥民生智库作用,深化主动治理、未诉先办,走好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新路。下面介绍“北京服务”有关情况。近年来,我们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打造暖心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着力提升“北京服务”水平,以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
一是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办事创业更加便捷。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2024年新建和优化开办餐饮店、企业迁移登记等30个场景,累计上线112个“高效办成一件事”,平均减时间60%、减材料55.9%、减跑动89.2%。推出企业“三送”服务(政策、数字、热线服务),形成政策获取、办事服务、诉求解决的惠企服务闭环。推出230项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同事同标”政务服务事项,两批共44项京津冀资质资格互认事项。
二是积极推进数字政务建设,办事体验更加智能。建成“一网通办”总门户,加强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应用,市、区两级事项基本实现“全程网办”。“京通”实名注册个人用户总数8626万、法人用户338万,移动端累计接入1264项服务。上线“政策兑现专区”,市区涉财政资金惠企政策事项统一集中申报,汇聚政策1.36万份,推出773个惠企政策兑现事项,涉企政策精准推送到174万家企业。
三是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服务环境更加暖心。完成市政务服务中心及周边环境一体化改造,设计北京服务标识,“一门一号一网”北京服务整体形象全新亮相,成为展现北京服务成效的重要窗口。完善政务服务质效监测评价,推进无感监测。加强政务服务领域诉求接诉即办,完善政务服务月调度机制。
四是积极推进城市国际化服务,服务质效更加提升。建设9语种北京国际版门户网站和Beijing Service微信公众号。全国率先破解外国人数字身份核验难题,推出22个场景化集成服务,外国朋友凭护照可以线上办理更多事项。编制北京市英文地图,优化外籍人士出行服务。便利国际支付,提升现金、境外银行卡、电子支付的便捷度。今年1月1日,首都和大兴国际机场北京服务(机场服务点)亮相,日均服务约3000人,让大家一到北京,就能享受到金融、通讯、交通、文旅等20余项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市民企业关切,推出更好更优的“高效办成一件事”场景,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探索构建集服务空间、生态空间、文化空间、展示空间、交流空间于一体的“政务服务综合体”,持续擦亮“北京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