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12345热线去年受理市民反映2143.8万件,满意率达95.2%
1月24日下午,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以着力增进民生福祉为主题,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城市更新、推进健康北京建设、“每月一题”主动治理等方面重点内容介绍工作进展及下一步安排。
接诉即办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是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的有效机制,是以市民诉求驱动超大城市治理的深刻变革。2023年,12345市民热线共受理市民反映2143.8万件,响应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解决率达到94.3%,满意率达到95.2%。接诉即办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始终以群众诉求为导向,在坚持“有一办一”的同时深化主动治理、未诉先办,自2021年以来每年基于对上一年度群众诉求的大数据分析,从中选取市民普遍反映突出、基层解决有难度、需要市级层面出台改革创新举措统筹解决的高频共性难点问题纳入“每月一题”开展专项治理。
2023年“每月一题”工作情况
2023年,在15家市级主责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每月一题”18个问题完成454项任务,出台123项政策,圆满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第三方问卷调查显示,18个问题的公众满意度为92.54%,治理成效获得群众广泛认可。
(一)聚焦急难愁盼,办成一批民生实事项目。在加强民生保障方面,全市新开工老楼加装电梯1099部,新完工822部。促进困难人员就业19.7万人,帮扶5.7万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参保。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实现工作日提供延时服务,周末正常开诊,惠及949万余人次。在优化政务服务方面,实现跨省异地就医自助备案“即时办理、即时生效”。推出养犬业务“掌上办”,方便市民在线办理业务。在完善基础设施方面,完成60处自建设施供水住宅小区(社会单位)水源置换,惠及近10万市民。完成农村街坊路建设311万平方米。新开、调整常规公交线路144条,新开通定制公交线路300余条。在消除风险隐患方面,加大消防疏散通道不畅问题检查执法力度,打通“生命通道”。组织换装更新80万块智能电表,消除老旧小区供电风险隐患300余项。
(二)深化场景治理,厘清部门职责加强政策解读。会同市委编办出台第四批“每月一题”专项清单,明确具体问题治理场景下市、区和街乡镇的任务分工,以此作为基层解决具体问题“吹哨报到”的工作指引,并形成长效治理机制。会同15家市级主责单位将已出台的政策文件和重要举措拆解为通俗易懂的“一问一答”共335条,在首都之窗公开,促进政策落地见效。
(三)坚持标本兼治,推出一批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规范管理标准。在全国率先制定居住区绿地养护管理技术指南。出台指导意见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收费行为。开展“冬病夏治”。提早一年出台清洁取暖设备更新指导意见,创新引入金融信贷支持政策,有效减轻农户年均负担。完成1334项“冬病夏治”改造项目,提升供热系统运行保障能力。强化科技赋能。在全国率先实现养老服务合同签订信息化、规范化、透明化,完成合同网签3万余份。推进健身地图平台建设,实现健身设施“一网统管、一图查询、一键预约”。推进共建共治。指导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升级迭代自律公约。依托物业服务行业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行业治理作用,不断规范企业服务和收费行为。
2024年“每月一题”工作安排
通过对2023年度市民诉求进行大数据分析,根据聚焦高频、延续治理、攻坚克难和统筹兼顾的原则,选取了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小区周边公共停车资源有偿错时共享、校园周边交通综合治理、重点群体就业质量、公园管理服务优化、文明养犬、餐饮油烟治理、旅行社管理、快递末端网点投递服务质量、居民住宅老旧电梯安全监管、物业服务规范管理、体育行业预付式消费治理、医疗秩序管理共13个问题纳入2024年“每月一题”开展专项治理。
下一步,将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加强统筹调度,推动改革创新。推动各市级主责部门牵头制定“一方案三清单”(即问题解决方案、责任清单、政策清单、任务清单),深入分析市民诉求,深挖问题背后产生的根源,以出台改革创新举措为着力点,坚持系统施策、标本兼治,强化主动治理、未诉先办,切实提升城市治理的精准性、有效性。
二是强化条块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明确各区要在市级“每月一题”的基础上,结合本区实际形成本区“每月一题”工作方案,鼓励基层围绕问题解决深化主动治理,积极探索更多“小切口”改革举措,进而推动成为市级政策,更好满足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三是推动多元参与,实现共建共治。市政协持续开展“各界委员齐参与 每月一题聚共识”民主监督活动,搭建政协委员参与首都城市共建共治平台。法院系统围绕“每月一题”涉法涉诉问题开展专项调研提出政策建议,深化主动治理与诉源治理协同联动。积极引导诉求问题集中的基层社区(村)代表参与问题治理,进一步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
记者提问
记者:2024年“每月一题”具体涉及哪些市级主责部门牵头落实?“每月一题”工作机制有哪些特点?
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舫:
2024年“每月一题”13个具体问题,分别由市城市管理委、市交通委、市教委等13个市级部门牵头开展专项治理。需要说明的是,“每月一题”不是每月推动解决一个问题,而是从年初开始所有问题同时部署、同步推进,各市级主责部门通过牵头出台一批务实管用的针对性政策,采取强有力措施,推动问题治理取得实效。
“每月一题”工作机制特点: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每月一题”专项治理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市委接诉即办专题会每月听取相关问题解决进展情况汇报,分管市领导加强专题调度。各市级主责部门切实发挥党委(党组)统筹谋划、调度指挥作用,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
二是坚持诉求驱动。“每月一题”来自12345热线的数千万条民生数据,是基于群众诉求选出来的,以群众诉求为牵引明确政府部门的重点工作,推动主动治理、未诉先办,实现群众诉求驱动超大城市治理。
三是坚持标本兼治。“每月一题”选取问题源于“已诉”,但更关注“未诉”。各单位在工作推进中注重标本兼治,从诉求大数据分析中发现问题堵点、痛点,深挖群众诉求产生的根源,研究出台政策措施,用改革的思路从根本上破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