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一、2023年工作总结

  2023年,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围绕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坚持“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在接诉即办改革、优化政务服务、数字政务、政务公开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

  (一)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重点任务。加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传达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重要会议、重要文件精神。深入街乡镇、社区村、园区企业等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较高质量调研报告。充分发挥接诉即办在主题教育中办实事、解民忧的主抓手作用,“您的声音”视频短片参加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接诉即办进校园”思政课向全国展播。

  (二)全力服务保障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等应急处置。应对“23·7”极端强降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交办涉汛涉灾紧急诉求,加强涉汛涉灾诉求反映分析研判,让基层集中精力解决涉汛涉灾诉求。在市政府门户网站上线防汛救灾和恢复重建专题,集成发布相关政策信息。帮助受灾地区政务服务大厅尽快畅通服务渠道,解决受灾群众实际困难。做好强降雪和寒潮天气应急响应,及时受理群众诉求、追踪督办。

  (三)推动京津冀政务服务协同发展。推进京津冀自贸区“同事同标”、“京津冀+雄安”政务服务事项“移动办”,推出京津冀资质资格互认清单,京津冀“一网通办”线上专区新增四地通办事项,推进京津冀中介服务平台信息共享。出台“北京+雄安”政务服务同城化实施方案。推动“京津冀+雄安”政务热线协同发展。服务保障城市副中心建设,完善市政务服务中心和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东、西两厅联动呼应工作模式,推动城市副中心(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深化政务服务“区域通办”。

  (四)深化接诉即办改革。做好《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执法检查问题整改,提升接诉即办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健全“接、派、办、评”全链条工作流程。深化主动治理、未诉先办,完善“每月一题”机制,围绕医保支付及报销、直播带货虚假宣传、消防疏散通道不畅等18个问题开展专项治理。服务保障市政协创新开展“每月一题”民主监督,加强“公检法司”协同联动。推进接诉即办数字化建设,深化民生大数据挖掘分析。加强接诉即办文化建设,开展以“六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开放日”活动。《人民日报》、新华社专题报道接诉即办。12345市民服务热线共受理市民反映2143.8万件,解决率95.5%,满意率96.1%。

  (五)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在餐饮店、超市等行业完成“一业一证”改革,新增大型活动等“一件事”集成办事场景。在交通运输等领域推出“一证(照)通办”事项。研究建立审批服务协调机制。编制2023年版北京市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和实施规范,深化告知承诺制改革,清理规范中介服务事项。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做好公众参与政务服务“好差评”。做好企业上市、破产信息查询服务,持续完善北京贷款服务中心功能。

  (六)加强数字政务建设。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基本实现“全程网办”。在“京通”小程序上线“企业服务专区”,集成面向企业的政策服务和办事入口。电子证照在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申请、教师资格认定等事项或场景中共享利用。上线区级企业用户空间,为企业提供“一区一特色”精准惠企服务。运用区块链技术推进数据共享、电子证照和电子印章应用。积极探索大模型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

  (七)推进政务服务国际化。围绕外资企业和外国人在京投资经营和工作生活中的难点堵点,推动就医挂号、电话卡办理、外资企业设立等涉外场景化集成服务。新增葡萄牙语版本网站,发布英文版BeijingService微信公众号。

  (八)做好政策服务和政务公开。建设全市一体化政策服务平台(“京策”)。制定行政机关政策性文件公开发布和解读工作办法。开展市、区、街乡镇三级政务开放日、公开议事厅等活动。组织制作“市民对话一把手”系列节目。完善依申请信息公开工作制度,推进市、区、街乡镇依申请信息公开规范化建设。加强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建设管理。

  (九)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精心锤炼“政务先锋”党建品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树牢选人用人正确导向。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锲而不舍纠治“四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强化干部管理,规范“八小时之外”的言行。完善管理制度,推动以制度管人、以流程管事。高标准迎接市委第三轮巡视,主动查摆、系统梳理存在问题和不足,认真完成立行立改整改任务。

  二、2024年工作计划

  按照机构改革要求,2024年1月,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正式组建。2024年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以塑造首善标准、国际一流的“北京服务”为主线,注重改革引领和数字赋能双轮驱动,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着力夯基础、拓视野、促改革、强数据、优服务,全力推进首都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群众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深入推进接诉即办改革。制定深化接诉即办改革工作意见,编撰落实《接诉即办工作手册》。加强“每月一题”,聚焦13个问题深化主动治理。推进接诉即办数字化建设,做好市民诉求大数据富矿的深度挖掘,推动市民服务热线从“窗口”向“窗口+智库”转型升级。优化提升企业服务热线,打造全市为企服务“总客服”。优化考评和激励机制。办好接诉即办改革论坛,提升国际影响力。

  (二)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努力实现群众企业“能办事、快办事、好办事、办成事”。持续规范行政许可事项实施,深化“一业一证”“一件事”改革。健全审批服务协调制度。优化传统商业设施更新改造项目审批服务。建立政务服务指数和质效监测评价机制。完善政务服务标准体系。以政务服务引领行业服务、促进公共服务。

  (三)加强京津冀政务服务协同发展。提速“北京+雄安”政务服务同城化发展,统一事项标准、加强数据支撑、提升服务效能。推出新一批资质资格互认清单。推动三地政务服务热线平台系统对接、诉求协同办理。建立支持副中心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

  (四)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完善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管控机制,夯实平台支撑体系,提升“七通”共性基础能力。制定数字政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优化“三京”服务支撑能力,推进“三个一网”提质增效。以智慧城市场景开放牵引技术创新,拓展AI技术场景化应用,打造大模型垂直领域示范标杆场景。统筹发展和安全,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五)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出台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实施意见、数据要素倍乘行动方案等文件。抓好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建设,在数据确权、数据价值挖掘以及基于智能合约的数据增值网络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基于大数据平台建立数据统一目录和供给体系,全面提升数据基础质量。升级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深化公共数据专区建设,强化数据开放应用,激活数据资源价值。

  (六)提升政务服务国际化水平。统筹推进城市国际化服务,推动解决支付、交通、语言环境等共性基础性问题,拓展涉外服务场景。深化数字身份认证应用,推动“京通”英文版接入常用商业服务平台。推动“北京服务”“进机场、进边检、进航班”。加强国际化网上服务矩阵建设,推进国际版网站改版升级,发挥BeijingService微信公众号传播优势,聚合“京通”英文版等信息服务资源。推动编制英文版地图。

  (七)优化政策服务、深化政务公开。深化“京策”平台建设,优化政策测算、推送、兑现、评估等系统功能。制定政府网站优化提升方案,改版市政府门户网站。依法依规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发挥好政府公报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公开的权威渠道作用。

  (八)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贯彻落实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常态化制度建设的意见,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稳步推进机构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落实“四下基层”要求,深化“下基层、跑工单、走流程、蹲点位”,大兴调查研究。增强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意识,压实意识形态阵地管理主体责任。抓实基层党建,发挥好群团组织作用。加强制度建设,推动机关规范有序运行。加强文化建设,讲好“中国之治”北京故事。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以高度政治自觉抓好市委第三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